宁德时代跳水!比亚迪市值蒸发1000亿 新能源车怎么了?

2021-07-17 10:28:50

奔腾t77 http://m.020h.com/bent/t77/

7月16日,临近尾盘宁德时代(300750)突然跳水,股价从全天在下跌3%左右震荡再次下挫,截至收盘下跌6.51%,报531元/股,总市值12367亿元。

宁德时代的下跌带动了创业板下挫,创业板指收跌2.96%,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相关概念股都有较大跌幅,比亚迪(002594)、国轩高科(002074)跌超5%,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002709)跌超6%,隔膜龙头恩捷股份(002812)跌停。

今年以来在行业高景气度的推动下,新能源车板块、上游锂电池板块均大幅上涨,不少个股已经翻倍。估值上去后,短期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个股面临回调压力不小。

董事长排队买电池高景气下市值不断抬升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脚步快得有点出人意料,然而,动力电池却没有跟上来,为缓解“电池荒”,动力电池企业不敢懈怠,纷纷开启“跑步”扩产的模式。

年初如小米、260等多家公司相继宣布入场造车。这是近十年极具确定性的万亿增量赛道。可作为参照指标的是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的变化。

数据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2016年不足1%,2020年是5.8%,今年上半年达到了10.2%,预计到2030年,全国能达到40%至50%,一线城市会超过60%。

根据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37.5%。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翻倍式增长,一边是产能扩建需要时间,电池荒接棒芯片荒,成为车企争抢的香饽饽。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经抱怨:宁德时代太强势了,让董事长们排着队去买电池。

此外,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将在今年7月,发布一款以“钠离子”命名的固态电池。

机构表示,产业化后,钠离子电池或因原材料成本较低而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但是在电化学性能方面不及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钠离子电池将在储能、低速新能源汽车、小动力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资本市场追捧宁德时代的市场情绪高涨,这还与碳中和有关,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节能减排接下来几十年都会‘接着奏乐接着舞’,动力电池、储能又是减排的重要一环,所以当前的市场情绪高昂,推动了宁德时代于7月8日市值超过招商银行排名A股第四。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优质的电池厂商,目前处于满产满销、供不应求的状态。中国动力(600482)电池目前总的产能,以及纸面上的规划产能,是过剩的。但是对于车企来说,采购电池及配套产品,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一致性是摆在第一位的,所以优质产能反而不足。

SNEResearch预测,到2023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供应量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从供给和需求来看,下一个十年,也许仍是宁德时代们的黄金十年,但也面临面临着足够压力。

宁德时代海外市场不会一家独大

宁德时代2020年全球装机量为34.3GWh,仅仅以微弱优势领先于LG能源的33.5GWh;如果除去其在中国市场占据的一半份额,便丧失领先地位。增速方面,宁德时代2020年同比上升5.4%,而LG能源增长了172%。

一万亿市值宁德时代背后,暗藏了许多“万一”。对其市场地位造成威胁的,不仅来自日韩企业,也不仅来自比亚迪等国内对手,而是车企自造电池成为一种潮流。

之前传出消息,苹果汽车将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间二选一采购电池。但昨天媒体报道了确凿信息,苹果公司决定在美国本土自己生产电池。

比亚迪作为与宁德时代抗衡的另一大电池生产企业,近期的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

持有20年的大佬减持券商继续上调目标价

7月16日,比亚迪股价持续下跌,截至收盘,报222.92元/股,跌5.70%,总市值6378亿元。近连续四个交易日其股价下跌超过16%,市值已经蒸发近1000亿元。

尽管刚刚摘得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地位,比亚迪的股价依然难以抵挡李录减持带来的影响。

根据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2021年6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49765辆,同比增长52.5%,环比增长10.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达40116辆,同比增长207.1%,环比增长26.6%。

据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近期,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李禄旗下的喜马拉雅资本曾连续两日减持比亚迪H股,共计1077.15万股,涉资24.39亿港元,折合约人民币20.32亿元。

7月9日,李录再度以每股224.18港元均价卖出362.75万股比亚迪股份H股,本次套现8.13亿港元,持股比例从6.35%下降至6%。

李录基本是在大家都不看好比亚迪的时候,即2002年时大量买入比亚迪,而且坚持持有了20年的时间,盈利幅度超过100多倍!现在正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最热门的时候,李录却偏偏选择离场减持,充分体现了“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思路,这是否意味着其股价过热了呢?

李录在2020年4月出版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除了表达对王传福的认可,以及公司文化的认可以外,再加上了对行业发展以及政府支持的观点,还有很重要的是投资比亚迪时很大的安全边际。

很神奇的是李录最早2002年投资的比亚迪,但直到2008年底才真正见到比亚迪的工厂。然而他对此并不在意,认为很多时候进行投资是无法掌握最完整的信息,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在买未来(李录2010年哥大商学院演讲回答)。

李录在接受媒体采访说到,“我们投资它的成本,如以今天来计算的话大概只有一两块钱,这在价格上有很大安全边际。所以在过去十几年里,我们非常有信心持有,基本上买完之后就没怎么再动过。”

那么放在比亚迪身上,之前拿着比亚迪不动是因为相信它的价值迟早兑现,现在李录动了,是否意味着有涨过头的情况?近期不少新能源相关股票的估值已经在历史高位又向上拔高了一层,是否已经透支了未来多年预期?

不过,7月16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上调比亚迪股份于2021至2025年DM-i混合动力业务的交付,以及2022年至2025年的外部电池销售收入预测,以反映在汽车或电池业务方面公司产品的受欢迎程度等,该行并将比亚迪H股目标价由308港元上调至313港元,A股目标价亦由262元人民币升至266元人民币,A股及H股均予“买入”评级。

责任编辑:phb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迪菲实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