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10月乘用车零售171.7万辆 同比下降13.9%

2021-11-11 14:17:02

胎儿亲子鉴定机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1月8日报道

今日乘联会发布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销售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1.7万辆,同比下降13.9%,相较2019年10月下降7%,10月零售总体不强。10月零售环比增长8.6%,相对近几年的10月环比增长4%,今年10月零售走势有所改善。

10月车市改善是有较好的环境基础,由于良好的防疫措施,9月底到10月中旬疫情平稳,解封有利于车市消费恢复。9月末芯片供给逐步改善,促进10月产销攀升。

在国家能耗双控的同时,受煤炭供应短缺、煤电价格倒挂等影响,全国大范围实施有序用电导致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受到的影响不大。由于经销商层面的在售车型库存水平偏低,交付周期拖长。终端经销商趁机回收终端优惠售价或提高衍生品价格,以求更高的收益,因此影响了终端销量。

今年1-10月的零售累计达到1622.7万辆,同比增长8.7%,较1-9月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增速摊薄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7-10月零售高基数的影响。今年1-10月同比增量124万辆中新能源车增量157万辆,占总增量126%对1-10月同比增速贡献了10个百分点。

10月豪华车零售18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1%,但相对2019年10月增长1%。豪华车继续保持结构稳定特征,体现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仍旧旺盛,竞争影响不大。

10月自主品牌零售77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1%,相对2019年10月增长9%。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5.6%,同比增8个百分点。批发市场份额47.8%,较同期份额增长了7.4个百分点。且自主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变不利为有利,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因此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同比均呈高幅增长。

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7万辆,同比下降24%,环比增长12%,相对2019年10月下降19%。10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2.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美系市场零售份额达到8.7%,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法系份额改善,德系品牌供给在逐步改善。

新能源方面

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6.8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148.1%。1-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238.1万辆,同比增长204.3%。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环比下降3.9%。1-10月新能源车零售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其中新势力中,10月小鹏、哪吒、理想、威马、蔚来、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较好,尤其是哪吒、威马、零跑等浙江省的二线新势力逐步崛起。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零售16318辆,占据主流合资72%份额。BBA豪华车企的宝马新能源达到4283辆也是很优秀的,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芯片问题

从2021年开始持续对汽车市场干扰的因素之一就是芯片问题,目前来看芯片问题的低基数影响逐渐消退。相对于2021年初的乐观判断,2021年的中国乘用车国内消费受疫情、水灾、缺芯、限电等因素的叠加,造成了一个相对较低的基数。按照年初预测销量与目前预测的差异,判断2021年缺芯因素预计损失150万辆左右规模。车市需求让位供给的现象会持续到今年年底。明年缺芯还将小幅影响市场,明年2月份消费低谷期会成为缓冲阶段,而后逐步转为需求导向决定市场格局。

总结:

电动化与智能化持续带来车市增量。2022年传统车预计将总体相对持平,车市主要动力来源于新能源汽车。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仍会带来百万量级的增量。

总体看,在克服GDP下行压力后,2022年乘用车市场总体厂家批发增速在5%左右水平,增速表现持平于2021年的预期批发增速5%。由于全球通胀现象较明显,居民刚性生活成本提高,对2022年国内乘用车消费释放不利,促进车市消费仍需要更多有效措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迪菲实业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