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策略报告:伏虎添翼 港股回春

2021-12-15 16:44:28

  年终回顾与展望:经济滞胀与政策约束

  滞胀一词用来描述经济衰退和价格上涨同时出现的现象。由于它束缚了政策的应对空间,是一种极不理想的经济形态。要解决“胀”的问题,就要付出“滞”的代价;要解决“滞”的问题,就要付出“胀”的代价。

  美欧经济的主要矛盾是“胀”,“滞”的问题相对不大。当前美欧高通胀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紊乱和能源短缺。有观点认为,供给短缺是短期现象,因而通胀也是短期问题。

  但供应链紊乱或许不会很快消失,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或将持续抬升通胀水平。因此,明年美欧通胀仍有可能超预期上行。

  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滞”而不在于“胀”,基准预测增速为5.2%。明年,出口增速预计将于上半年显着放缓,房地产投资或将明显下滑,制造业投资动能边际衰减,消费大概率将延续弱式复苏。虽然在高技术、绿色、基建和新经济领域存在积极因素,但总体上看,明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相对而言,中国的通胀形势尚算稳定可控,明年全年PPI 增速有望回落至3.9%,而CPI 全年增速小幅上行至2%左右。

  明年我国宏观政策受到的约束加大,来自货币、财政、产业、防疫四方面。妥善处理好经济中“滞”与“胀”的关系,需要宏观管理部门极高的政策水平和调控技巧。

  一是货币政策约束。为防止“滞”的可能,预计明年货币政策总体将偏向友善,主要通过保障资金面平稳和结构性宽信用的方式稳经济。中国和美欧之间货币政策呈现相反方向,可能对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产生一定掣肘。

  二是财政政策约束。明年财政收支将进一步趋紧,使财政政策对经济扩张的提振作用受限。除了经济下行令税基收缩之外,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概率出现负增长,而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将迎来高峰。

  三是产业政策约束。今年四季度我国供给端所受到的“双碳”“双控”冲击已有所缓解,但明年各地政府仍面临降低能耗强度的紧约束,煤炭、钢铁等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还面临更为严厉的行政管控。

  四是防疫政策约束。零容忍的防疫政策仍将制约我国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性消费修复,拖累居民收入修复,也对我国的国际交往和多边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招银国际证券)

文章来源:招银国际证券
pdf阅读器 https://www.lihun360.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迪菲实业网版权所有